
荆楚网(湖北日报)消息(来信:金林波、李振海)深秋时节,秋林色彩缤纷,秋花怒放。在毛尖区赛乌当小川村,一排排雪松林逐渐由翠绿转为金黄,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秋色画卷。微风徐徐,金色的树叶温柔,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这片土地生态的变化。如今,毛尖以多彩的森林风情展现出其独特的生态之美,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。
毛尖区南部山区自然资源优美,景色宜人,森林覆盖率达89%以上。近年来,该区围绕打造“城市后花园”,积极实施林业和季节改造。结合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,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确保每一片森林都能完美融入周围环境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。沿茅塔河等水系,建设银杏、黄山栾树、水杉等管理的彩叶廊道,形成“针阔混杂、四季别致”的森林体系;在南方山区等高海拔地区,改种杜鹃、枫香、银杏等色彩缤纷的观叶树种,形成“四时花遍、林密”的景观。北京路、玄月大道阳陂谷沿线,“两千亩”土地绿化示范区采用乔灌木、藤本植物多层种植模式,种植红梅、乌桕、雪松、楠木等优质树种11600余株,红叶石楠、山茶等灌木2.9万平方米,茶花,, 茶花, 骆驼山茶花、山茶花、山茶花、山茶花、山茶花、山茶花以及攀缘月季、油茶等17000余株攀缘植物,呈现出“春天看花、夏天乘凉、秋天赏叶、还把植物带入冬天”的立体景观效果。 “森林”正逐渐成为现实。
毛尖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为确保林改建设质量,从树种选择、种植技术到管理维护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经过精心策划、严格把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