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荆楚网(湖北日报)(记者叶辉、实习生胡育宁)近日,“孙中山与1911辛亥革命”文化传播大赛即将进入投票阶段。武汉华夏工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。他们以双语视频、互动H5、创意设计等不同作品展现了扎实的创作功力,成为参与比赛的非常肥沃的力量。
大赛自开展以来,得到了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高度重视。通过校内宣传、院系动员、专业教师指导等方式,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和历史知识参与创作。截至目前,已有百余名学校学生提交了参赛作品,涵盖文字、设计、视频三个类别。。许多作品因其新颖的形式和深刻的主题而脱颖而出。
视频作品中,学校学生打破传统叙事模式,推出了一系列视频讲解——以“1911文化家国情怀”为主题,用中英文解读孙中山先生背后的故事。史料的流畅剪辑和严格运用,不仅方便观众了解历史细节,也为从国际视野传播1911精神提供了新的载体。设计作品也颇具亮点:学生团队开发的“触摸辛海”互动H5,通过“历史场景选择-文化知识问答-精神传承寄语”三大模块,让用户在鼓舞人心的体验中了解辛海革命历史。 H5界面融入民族潮流元素和历史图像,交互逻辑清晰,自推出以来,吸引了超过千次点击。还有多幅将中山舰情节等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的创意海报,色彩鲜艳、层次分明,展现了青年改变历史符号的能力。
“我们希望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和形式来践行辛海精神。”参与双语视频创作的学习网络和校内新媒体学生李女士表示,为了保证史料的准确性,团队会多次查阅学校图书馆的历史文献,并向思政老师请教。仅剧本的打磨就经历了五次修改;参与H5开发的设计学院学生王先生表示,团队在交互设计中加入了“文化文化”、“历史时间线”等有趣的环节,创造出更多的互动体验。那些愿意主动去了解和捕捉辛亥革命历史的人。
据负责组织比赛的老师蔡山介绍,此次学生参赛的数量不仅充足,而且在“历史准确性”与传播变化的平衡上独具特色。双语视频兼顾专业性和国际化交流,互动H5提高用户参与度,创意设计注重审美表达与历史内涵的融合,充分体现了华夏工学院的历史责任和创新实践能力。
“孙中山与1911辛亥革命”文化传播大赛负责人表示,华夏工学院学生的参与为比赛注入了新鲜的创造力。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多样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参考。从青年角度传播历史主题。他希望更多大学的学生能够借鉴类似的创新方法,帮助当代传承1911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