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消息(记者唐立毅通讯员杜少华周锐范云云)10月11日下午,潜江市召开“十四五”决战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二次)—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、市发改委、潜江高新等相关负责人 区、王场镇等
工业“压舱石”作用不断结合,经济质量和效益双提升。
据潜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潜江市不推进新型工业化,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、结构优化、能源上水平。展望“十四五”末,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。 2025年1月至8月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.1%,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.6%,占GDP的比重超过40%,占据“支柱”地位。
从发展质量和效益看,受益城市工业规模预计将超过650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收入达到157.8亿元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7.6倍。营业收入率提高到24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.1个百分点。
新投产新型环保消防释放剂及含氟电子新材料建设项目。 (图片由记者提供)
连锁集群影响力积累已知,现代产业体系开始发展。
潜江已建成“1+2+n”先进制造体系,五大优势产业以现代化工、光电材料、绿色食品、纺织服装、新能源为核心。虾米产业综合产值超过870亿元,现代化工、光电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,翻了一番。纺织服装产业累计市场生物量2300多个,规模超300亿元,并被列为国家服装产业试点。
前江高新区是产业主战场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近70%。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转型。光电材料产业实现“高新”。长飞潜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预制棒和光纤基地。晶锐、中聚鑫等企业实现高端电子稳定量产离子化学品。
旺场镇园区入选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围绕“光学、核心、化工”三大赛道,打造从卤水开发到电子化学品的全产业链,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福诺林作为全球最大的PVDF生产基地、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基地,是产能和运营能力的提升。 (图片由记者提供)
数字智能、绿色两轮驱动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
“十四五”期间,潜江搭建了两个工业产业平台,推动380多家规管企业数字化转型。 5G基站数量增加13倍以上,实现行政村全范围覆盖。在绿色转型方面,单位能源消耗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11.2%,设立2亿元绿色发展基金,建立园区循环利用改造和“零碳园区”建设。
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惊人成效,共建成学术工作站1个、省级研究中心1个、企业技术中心9个,重大技术成果11项,企业研发投入达57.2亿元,立项方案和科技成果592项。
潜江经济开发区是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。 (图片由记者提供)
企业梯队日益完善,市场主体活力迸发。
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89家,产值过亿元企业13家,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。至“十三五”末。金奥科技连续入选中国企业500强。中小企业蓬勃发展,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家,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3家,国家级“小巨人”企业3家,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“雁阵”格局。
中国人气企业500强之一的金奥科技,正在全面推进“提质增专家”。 (图片由记者提供)
展望“十五五”:聚焦创新驱动集群突破
潜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马春燕表示,面对“十五五”规划,潜江将坚持“创新驱动、绿色引领、集群发展”三大战略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,推动工业经济迈向更高水平,为谱写现代中国潜江篇章注入强劲动力。